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二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二者的區別為,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而應納稅額是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的稅率。也就是說,應納稅所得額為計算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應納稅額是企業在應納所得稅額基礎上按照適用的稅率計算的應繳納的所得稅稅額。
舉例說明一下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的區別。比如,某企業2020年取得產品銷售收入5000萬元,應結轉產品銷售成本3000萬元,發生銷售費用800萬元,管理費用500萬元,財務費用100萬元,計入成本費用中的實發工資總額300萬元,繳付工會經費5萬元、職工福利費30萬元、職工教育經費10萬元。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計算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不考慮成本費用稅前扣除比例和標準,以及調整因素)。
應納稅所得額=5000萬元-3000萬元-800萬元-500萬元-100萬元-5萬元-30萬元-10萬元=555萬元
2020年企業應繳納企業所得稅稅額=555萬元*25%=138.75萬元。
應納稅額。
通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應納稅額是企業需要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額。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多少,主要取決于應納稅所得額和適用稅率兩個因素。應繳納的所得稅額等于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其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應納稅所得額為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得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有兩種方法,即直接計算法和間接計算法。
直接計算法的應納稅所得額為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和允許彌補的虧損后余額。
間接計算法是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加減按照稅法規定調整的項目金額后,確認的應納稅所得額。其計算公式為,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金額。
納稅調整項目金額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稅法規定范圍與會計規定不一致的項目需要調整的金額;二是稅法規定扣除標準與會計規定不一致的項目需要調整的金額。
總之,應納稅所得額與應納稅額的區別,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所得稅計稅基礎,為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而應納稅額是企業應繳納的所得稅稅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二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二者的區別為,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而應納稅額是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的稅率。也就是說,應納稅所得額為計算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應納稅額是企業在應納所得稅額基礎上按照適用的稅率計算的應繳納的所得稅稅額。 舉例說明一下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的區別。比如,某企業2020年取得產品銷售收入5000萬元,應結轉產品銷售成本3000萬元,發生銷售費用800萬元,管理費用500萬元,財務費用100萬元,計入成本費用中的實發
成本會計是一門關于企業成本相關的財務管理學科。它的核心是對企業的成本進行監測、記錄和分析。成本會計的對象有三個基本要素,分別是成本對象、成本要素和成本控件。 成本對象 成本對象是指在成本會計中,需要計算成本的物品、服務或生產過程。成本對象可以有很多種,例如生產的產品、制造的零部件、提供的服務、銷售的商品等等。成本對象的選擇對于成本會計的實踐十分重要。只有選擇正確的成本對象,才能確保成本計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成本要素 成本要素是指構成成本的各
在跨期收入調整中,一個核心概念是折現。折現是將未來的收入或支出轉化為現在的價值。這是由于資金有時間價值,即今天的資金價值高于同等數量的資金在未來的價值。因此,在進行財務決策時,我們需要考慮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價值。 例如,一個人可能會考慮今天將100美元存入銀行,以便在未來1年內收到110美元。在這種情況下,110美元的未來收入需要按照年利率折現到現值,以反映今天的價值。如果年利率是5%,那么110美元的未來價值將折現到今天的價值約為105美元。隨著折現率的增加,未來收益的現值也
根據國家政策規定,機械設備出口退稅率是指政府為鼓勵機械設備出口,對于出口機械設備的企業在繳納關稅的同時,可以獲得部分稅款的退還。退稅資金的劃撥可以有效減輕企業的財務壓力,提升企業的出口競爭力。 機械設備出口退稅率是由國務院和財政部聯合發布的政策措施,并經過多次修訂和調整。退稅率的高低決定了企業出口利潤的大小,因此也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出口業務。 不同種類的機械設備出口退稅率不盡相同。機械設備包括數控設備、化工機械、農業機械、礦山設備、建筑機械等多個類別。
我們需要明確什么是暫估入賬。暫估入賬是指公司在一定期間內,根據未來的預測或者其他證據,提前將一些費用或收入記入賬戶,而未實際確認發生。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證財務報表及時、準確、全面地呈現公司的財務狀況。但是,這種方式也帶來了一些不確定和風險,例如會計核算錯誤、數據泄露等。 接下來,我們就需要用到沖減暫估入賬分錄來對其進行調整。沖減暫估入賬分錄的基本流程是:首先確認暫估入賬的金額和賬期,并記錄在會計賬戶中;然后根據實際情況發生,或者新的預測數據,進行沖減和調整;最
為了讓這種薪資制度發揮最大效益,企業需要將員工分為不同的工種和級別,以便根據員工的工作量和能力來進行人工分配。此外,企業需要設置適當的工作標準和計時方法,以確保員工的工作時間能夠被準確記錄。 在這種薪資制度下,員工的薪酬是按照工作時間來計算的。因此,員工通常會有一個固定的薪酬基數。然后,企業會根據員工的實際工作時間和工作質量來進行加減工資,并根據員工的級別和工種來進行基礎薪酬的調整。 這種薪資制度的優點包括:可以根據員工的工作時間和能力來計算薪酬,公平合理;
一、資質審批受理 (一)企業申請施工總承包序列三級資質、專業承包序列三級資質及勞務分包序列資質,報各設區市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直接受理并做出許可。各設區市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自作出許可決定之日起30日,將準予資質許可的決定報省住建廳備案,同時附《各市審批建筑業企業資質備案表》(見附件1)及備案表電子文檔。 (二)企業申請涉及交通、水利、信息產業、鐵路、民航專業的施工總承包三級資質及專業承包三級資質,由企業報注冊所在地的市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初審,市級主管部門應當自受